7:00-22:00  18101368235
首页 > 资讯 > 详情

读博那么辛苦,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要读博士呢?

来源:MBA招生网  2022-07-06 15:26  点击量:


很多人听说过博士,但不知博士是什么。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博士的真正含义,不仅是博学之士,是对某个具体领域懂得特别多的人,还是拼搏之士!凡是走上博士之路的,不管水平高低,都有一颗坚强的心,一股坚持的劲!这是博士群体的精神标签,真正耀眼的地方。

博士,在中国古代曾被用于学官名,也曾用于称呼茶坊伙计—“茶博士”。在现代汉语中,博士则是人类教育体系金字塔尖的王冠,教育机构授予的最高一级学位。那顶博士帽,让无数学子、科研工作者孜孜以求。

博士作为学位已有几个世纪,而直到1983年,中国才有了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次年,恢复了研究生招生。被耽误了10年之久的一大批青年,从厂矿、田间重新回到校园,就是在他们中间,诞生了新中国的首批18位博士。中国博士的第一次学位授予仪式,没有西方舶来的博士服和博士帽,却有着中国特色的隆重—仪式在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他们颁发了学位证书。虽然当时很多人并不清楚“博士”为何物,但首批博士学位的授予,却成为一个历史性事件,记录着重新建立起来的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与期待。

1983年5月27日,这一天,在人民大会堂这座宏伟建筑物里济济一堂的是当时全中国最有学问的群体—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博士。这18个名字注定要载入史册:马中骐、谢惠民、黄朝商、徐功巧、徐文耀、白志东、赵林城、李尚志、范洪义、单墫、苏淳、洪家兴、李绍宽、张荫南、冯玉琳、童裕孙、王建磐、于秀源。中国自己培养的这18名“土博士”中,有6名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6名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名来自复旦大学,另外两名分别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除了唯一的工学博士冯玉琳当时在美国读书没有到场外,其余17名博士和他们的老师、校长们,以及一批硕士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批博士,拥有一个现在看来很“奢侈”的培养阵容,他们的导师几乎都是院士及各领域内的顶尖学者。如果一一列举出首批博士学业的授业恩师,那将是一长串令人高山仰止的泰斗级学者名单。后辈博士们对这样堪称“黄金阵容”的超豪华团队,恐怕只有艳羡的份儿了。

那么想读博?该怎么读?可能刚刚走进博士的你也并非知道,博士还有具体的分类。

1.学术博士
学术博士也就是哲学博士PhD,主要面向学科专业需求、培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学术创新。因此,学术博士所表征的主要是学位获得者在相应的学科领域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论的修养水平,职业能力并不被纳入其重点考虑的范畴。

2.专业博士
专业博士研究的是一门专业的学科,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而不在于在某领域的研究成果,它更多的是一种高端技能的学习,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常见的专业博士类型有金融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建筑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工程博士、健康科学博士、医学博士、护理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公共卫生博士和社会科学博士等。

3.国际博士
国际博士一般指两种形式,一种是中外合作办学博士,另一种就是留学博士。
中外合作办学博士是中方高校和外方高校共同合办的相关专业的项目。毕业颁发的是国外高校的博士学位证书,证书可在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做学历学位认证。在北京可以享受积分落户政策,与硕士不同的是,博士可以加37分。
留学博士的毕业证书大体与中外合作办学博士的毕业证书相同,不同的是留学博士出国365天以后可以直接落户。在一个激发创新思想以及开拓眼界的氛围中,这段博士之路还是值得期待的。

作为象牙塔最尖端的一小撮人,深受众人羡慕,他们是智慧和能力的象征,是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是国家未来科技经济发展的后备军。博士同时也是“苦逼”的代名词。因为选择读博士首先需要承受不小的代价,一旦下决心读博士,则从备考到最终拿到学位,一路荆棘,千里迢迢,充满艰辛和挑战,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攻下的。选择读博士,意味着当你以前某个同学晋升银行支行行长的时候,你很可能还是一副穷酸样;选择读博士,意味着你的同龄朋友早已成家生儿,而你很可能还单身着,很担心,但课题和论文让你又无法顾得上理会这种担心;选择读博士,意味着当你走向社会的时候,你的岁数真的有点“老”了,但你的社会经验却很“年轻”……即使如此,每年还是很多人选择走上博士这条路,并且义无反顾,绝不后悔!但是,相当多的博士最后还是战胜了自己,成功实现梦想。这是博士群体真正让人肃然起敬之处,这种坚强、坚韧、坚持的拼搏精神,才是博士真正的含义。

有乒乓球“初代大魔王”之称的邓亚萍,出生体育世家,5岁起就在家长的引导下开始练习打球。由于她个子不高,父亲便特意为她研发了适合她训练的特殊方法。即使以她的身体条件,并不是最好的料子,她却凭借惊人的学习能力和自律精神一路打进国家队。只不过9岁就进入体校一边上学一边训练的生涯,让她在文化课方面有很大的欠缺。在球台上她所向披靡,在会议桌上却遭遇语言不通的窘境。邓亚萍说:“在乒乓球桌上我没有对手,我可以藐视所有对手,但到了国际会议桌上,到了制定规则的地方,我却被藐视了,这样的感觉特别不好,我需要能力支撑”。她在顺利拿到清华大学学士学位后,27岁时又去往英语的诺丁汉大学读研。此时的她已经完全能够胜任国内外的各项工作,她没有因此而停止学习的脚步,又考入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她也被载入剑桥大学的史册。

邓亚萍老师一直以来,都用“笨鸟先飞”来形容自己的教育经历。从各方面来说她都不是学习条件最好的学生,为了达到目的她只能加倍地努力,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事实证明她做到了。

作为博士新生还应该把读博当做自己的事业。既然是自己的事业,就要付出100%的努力,这会是你以后的“饭碗”,所以你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学术上,一定要让自己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你要勤奋,多读论文,多写论文,早点开始,最好自己给自己压力,不要等到导师催促,或者看到班上同学都有了你才慌了。这是你的事业,关系到你以后的工作、工资,关系到你以后的生存,不可大意。

无论在什么领域,只要做到极致,你就是冠军。人只要有目标,有决心,有方法,没有做不到的。

扫描二维码

环球MBA商学院